農地的生物多樣性   ( 2016/05/18 )

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日益體現出它的重要性,皆因生態體系的豐富度決定了生態環境的抗擾能力和穩定性。其實,從1992年開始,聯合國便制定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使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成為各國/地區的義務,香港亦是其中一員。

每當提及生物多樣性,大家可能想到保育區或者野外。但事實上,農地的生態價值亦不可低估。由於不同生物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因此農地的環境特徵,例如水分的多少、土壤的性質甚至是否向陽等因素,均會導致生物種類的不同,而生物種類的不同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又會導致生態系統的不同。因此同一片農田很可能有多種小型生態系統。這一點在第497 期《科學發展》的《水稻田濕地生態的生物多樣性》一文中得到印證:水稻田水位的變化直接影響了蛙類和蜻蜓等生物的遷徙1。此外,香港學者鄒崇銘近日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農地將『城、鄉』和『野』隔開,是一個緩衝區。」他更補充,「保育要涉及農業,對整個生態系統才有意義。」2
 

傳統農業中有太多人類干擾因素,使當地生物趨於單一化,生態被破壞。而「永續農業」卻很好地參與和配合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永續農業「Permaculture」是「permanent」(永恆的)、「agriculture」(農業)和「culture」(文化)的縮寫字,始於70年代,源自澳洲,時至今日已廣傳到世界各地,是現今最多人學習的耕作模式之一。除了拒絕使用化肥和農藥、奉行不時不種和維持生態平衡等有機耕種的基本原則外,永續農業更強調地球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與及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的和諧關係。

南丫島榕樹下舊村前面曾經是一片種滿了稻米的農田,卻因為社會變遷而漸漸荒廢。從2014年7月開始,以「永續農業」為原則,我們以800平方呎的復耕農地為試點,開始了尋找這片荒廢稻米田全面復耕可能性的探索之旅,也就是我們的「南丫島生境維護計劃」。南丫島的自然生態多樣性十分豐富,這為「永續農業」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片田地不需要施肥,因為蚯蚓和千足蟲等為土壤製造了豐富的腐植質;亦不需要人工授粉,因為有蝴蝶和蜜蜂已發揮了這功能;更不需要殺蟲劑,因為蜘蛛、蜻蜓和各種鳥類如珠頸斑鳩充當農作物的守衛;除此之外,這片田地更常年有充足的溪水供應。這一切使這片農地形成了一個天然的農地生態圈,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將會孕育出好的農作物。2014年晚茬米的空前成功初步證明了「永續農業」的可實施性。除了稻米,我們還種植了紫蘇、薄荷等食用香草和馬鈴薯,希望通過增加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來保證產量及土地的質素。

2016年,我們計劃推行以「公民科學」模式為基礎的活動,期望藉此來提升參加者的生態知識,並建立一隊協助搜集榕樹下農地生態數據的團隊。從5月至12月一共8次完成耕種任務後,便會在南丫島榕樹下村及週邊開始我們的生態調查之旅,每次名額為12人(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如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我們之前的復耕活動,請瀏覽此網頁


1《科學發展》,第497 期,《水稻田濕地生態的生物多樣性》,第18頁至23頁,范美玲、林泰佑、林立、蔡思聖、黃鵬。
2《香港01》,第8期,《在農田中體驗生物多樣性》,第44頁至51頁,吳韻菁。

欲收到南丫島博寮港的最新消息,請登記 閣下的電郵地址。

回到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