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等待再現光芒的明珠

南丫島位處於香港南面,是香港第三大島嶼,島上丘巒起伏,林木青翠,有悠長彎曲的天然海岸線,有人跡罕見的細沙長灘,景致優美。

於公元前3,000年,南丫島已有人居住。於唐、宋時期,國外商船航行到廣州前,會以南丫島作中途站停靠,是當時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船補給站,所以亦稱為博寮洲(外國船舶港口)。於17世紀,由於政府當時的政策,居民被驅逐出島。大約200年前,才有民眾逐漸回到島上居住。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丫島則是日本的軍事基地。當時,南丫島南段三個村莊包括東澳、榕樹下、模達,有超過500名居民從事漁業和農業工作,作為他們的主要經濟活動。於60-70年代,東澳的沙灘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游泳和燒烤勝地,從榕樹下路邊餐館、海灘更衣室及沖身設施,可見當時繁盛的情況。然而,當地社區因種種原因而迅速沒落,現時只有極少數老年人居住於村內,而路邊餐館和海灘設施亦已被遺棄。由此可以理解,為何當地的原居民如此渴望外來的投資,以振興當地的經濟。
 
東澳灣是一個天然的深水灣,可容納較大的遊艇或帆船。東澳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除自然海岸線外,遊艇港對出的廣闊水面可舉辦多個主要的帆船賽活動。香港在過去20年都沒有興建新的遊艇港,不僅可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滿足本地部分的泊位需求,同時亦可令香港回歸遊艇界的舞台,參與國際賽艇比賽及遊艇展等大型活動,刺激本地經濟。此外,這亦是一個契機,以展示發展及保育的平衡,並達至可持續發展(網站內其他部分會詳述有關的內容)。

鳥瞰南丫島南段


建議中的南丫島博寮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