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碼頭

聖特羅佩(Saint Tropez)和菲諾港(Portofino)是兩個非常著名和受歡迎的地中海度假勝地。聖特羅佩的悠長歷史始於12世紀,當時為一條不起眼的小漁村開始,到15世紀成為軍事據點,並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個被解放的沿海市鎮。戰爭結束後,因着不少著名的法國新進導演和音樂人進駐,聖特羅佩便成為了國際知名的海濱度假勝地,博物館、藝術畫廊、精品店、咖啡館、酒吧、娛樂場所、海鮮和傳統餐館等在鎮內及港口附近林立,應有盡有。
 

聖特羅佩
 
菲諾港(Portofino)是一個位於意大利熱那亞省里維埃拉(Riviera)的小漁村和度假勝地。此處雖然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小海港,卻公認為最美麗的地中海港灣之一。菲諾港由羅馬人創立,並命名為「海豚之港」,因為這裡有大量海豚居住在Tigullian海灣,而小鎮的天然海港亦一直作為漁民的理想基地。不過,當富有的遊客在19世紀末期開始到訪,度假屋便日漸增多。在1950年,旅遊業超越漁業,成為鎮上的首席行業,而海濱上亦出現連綿不絕的餐廳和咖啡館。
 
菲諾港只有大約500名居民,但在夏天的旅遊旺季,每日人口能達至數千人,其之所以深受歡迎,並非靠市內的特色建築或仔細規劃,而是其忠於自然,在與時並進時也顧及其自然景觀的特點。
 
 
菲諾港
 
香港從前亦是一條小漁村,其後演變成一個具重要戰略價值的軍港,並最終發展成為現時的國際金融中心。南丫島是香港第三大島嶼,在唐宋時期被指定為外國商船出發到廣州前的停泊港。
 
傳承海事傳統 重現香港舊貌
 
以上的海事傳統及發展史皆非常引人入勝,而博寮港的發展亦將傳承香港的歷史軌跡。在博寮港的碼頭設計是為接收抵達或經香港轉往亞洲其他目的地的遠洋遊艇,而有別於定期到訪香港的貨船,許多遠洋遊艇從未到訪過亞洲海域,情況正如18至19世紀期間來港的外國船隻一樣。
 
 
考慮到我們正建議修復200年前建成的榕樹下村作為歷史文物,因此當設計碼頭海濱的建築風格時,亦構思在這裡重現舊香港海濱,展示香港歷史。其實,在建築設計上,殖民地初期的香港海濱採用的「被動式設計」建築風格,十分適合香港的氣候,而其亦會成為博寮港的低碳社區中重要的一環。